第2期 (2007/11月號)

 

  

  生命教育專欄

   視力與偏見

   生命勇士

   黑幼龍:面對人生困境,永遠正向思考

  性別平等教育專欄
   ◎戀愛先修班-追求與拒絕
   ◎戀愛達人術-我就是喜歡你(妳),我要讓你(妳)知道!
   ◎戀愛研究所-失戀備忘錄-五要三不
   ◎認識同志Q&A
    基礎觀念篇
    家庭篇
    學校篇
   是幽默,還是騷擾?∼談校園性騷擾防治

   (財團法人現代婦女基金會新竹工作站 劉玉鈴主任至校演講內容)

  生涯輔導專欄
      ◎蔡英文:年輕人得培養跨領域的生存能力

      ◎別讓「後悔」伴一生

   ◎7大職種 高學歷吃香喝辣

    最新活動訊息

 

 
 
                  生命教育專欄

 

  

  文/李家同

  

  在從紐約到波士頓的火車上,我發現我隔壁座的老先生是位盲人。

 

   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是位盲人,因此我和盲人談起話來,一點困難也沒有,我還弄了一杯

  熱騰騰的咖啡給他喝。

 

   當時正值洛山磯種族暴動的時期,我們的談話因此就談到了種族偏見的問題。老先生告訴我

  ,他是美國南方人,從小就認為黑人低人一等,他家的佣人是黑人,他在南方時從未和黑人

  一起吃過飯,也從未和黑人上過學,到了北方唸書,他有次被班上同學指定辦一次野餐會,

  他居然在請帖上註明『我們保留拒絕任何人的權利』。在南方這句話就是『我們不歡迎黑人

  』的意思,當時舉班嘩然,他還被系主任抓去罵了一頓。

 

   他說有時碰到黑人店員,付錢的時候,總將錢放在櫃台上,讓黑人拿去,而不肯和他的手有

  任何接觸。

 

   我笑著問他:『那你當然不會和黑人結婚了!』

 

   他大笑起來:『我不和他們來往,如何會和黑人結婚﹖說實話,我當時認為任何白人和黑人

  結婚都會使父母蒙辱。』

 

   可是,他在波士頓唸研究所的時候,發生了車禍。雖然大難不死,可是眼晴完全失明,什麼

  也看不見了。他進入一家盲人重建院,在那裡學習如何用點字技巧,如何靠手杖走路等等。

  慢慢地也終於能夠獨立生活了。

 

   他說:『可是我最苦惱的是,我弄不清楚對方是不是黑人。我向我的心理輔導員談我的問題

  ,他也儘量開導我,我非常信賴他什麼都告訴他,將他看成自己的良師益友。有一天,那位

  輔導員告訴我,他本人就是位黑人。從此以後,我的偏見就慢慢完全消失了,我看不出人是

  白人,還是黑人。對我來講,我只知道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至於膚色,對我已絕對地無意

  義了。』

 

   車子快到波士頓,老先生說:『我失去了視力,也失去了偏見,多麼幸福的事!』

  

   在月台上,老先生的太太已在等他,兩人親切地擁抱。我赫然發現他太太是一位滿頭銀髮的

  黑人,當時吃了一驚。

 

     我這才發現,我視力良好,因此我偏見猶在,多麼不幸的事!

 

  (轉載自「讓高牆倒下吧」作者:李家同)

 

 

 

  文/林文蘭(台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是商業週刊近幾年來關懷台灣社會發展危機所進行的系列報導。從

  〈等待鳳梨長大的小如〉到〈阿祖的兒子〉,乃至於拍攝成紀錄片的〈水蜜桃阿嬤〉,除了

  彰顯出台灣在經濟轉型下所出現的貧富差距、隔代教養和生存困境,更剔透出許多生命的晶

  瑩和星光。

  

  因兒子、媳婦和女婿相繼自殺,新竹尖石鄉泰雅族「水蜜桃阿嬤」江秋玲女士,獨力扶養七

  名孫子女。由於無法承受媳婦燒炭自殺的哀痛,兒子不忍獨活,在一週內仰農藥自盡。在水

  蜜桃阿嬤珍愛的手機中,收藏著兒子於了結生命前所錄製的叮嚀片語,那是阿嬤思念兒子的

  唯一寄託,也是她勇於承擔負荷的力量來源。

 

  在懵懂之時遭逢喪親之痛的小主角,用稚嫩童音訴說著什麼是「父母雙亡」,向外人指出身

  上所在的自殺痣,除了引人憐憫嘆息之外,更用赤裸的語言和憤怒式的炫耀,拆穿來者前往

  關懷的目的。早逝的親人,無法完成親子教養的職責,留給孤兒的是生命的酸澀和疑惑,留

  給孤兒的是說不出、道不盡的悲痛,留給孤兒的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生命無法重來,結束生命並無法解決問題;解脫自我生命,只會令親人落入哀痛的牢籠之中

  ,反倒為在世者留下深刻而無法抹滅的傷痕印記,更加重了在世者肩上的生存負荷。當一個

  人出現了終結生命的心念之時,不妨靜心想想:給自己一個生命機會,更是給全家人一個幸

  福的機會。一個轉念、一個行動、一個奮鬥、一個機會,很可能就是幸福再臨的起點。唯有

  作為一位負責任的親人,未來才有無限的可能。

  

  生命開花結果:等待黑暗盡頭的光明

  

  死亡之念,可以燎原。負債與喪親之痛,讓阿嬤的親人走向自我毀滅的無奈道路。而喪失至

  親之痛,更讓死亡恐懼縈繞在生者心頭,讓生命之光環繞著沈重陰影。然而,唯有走出死亡

  幽谷,才有重生的契機。逼視死亡的事實是困難的,更艱難之處在於探究死亡之因。負債雖

  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負債絕非結束生命的關鍵,而是一個人在面對生活處境不

  順遂所秉持的態度究竟是逃避塞責或勇於承擔。直言之,逃避式的解脫生命並無助於問題的

  解決,唯有面對問題,積極尋求方法與外援,才是負責任的生命態度。

  

  生命星火,可以播種,更可以繁衍傳遞。雖然阿嬤偶爾會對早逝的兒媳們生氣,憤恨他們放

  下孤兒撒手人圜。然而,她卻從生氣宣洩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生命勇氣,因為阿嬤認為:

  「生氣,一定要放氣,否則心不是會爆掉嗎?」平凡人的身體病痛可以靠醫藥來治癒,但心

  理的破洞無法彌合、情緒的憤恨無法被化解,那麼一輩子將可能會是脆弱的病人。水蜜桃阿

  嬤堪稱孫子女們的生命楷模,她在挫折中見堅強,在絕望中尋希望,在悲苦中現歡笑。例如

  :在雲霧空谷中,隨手拈來地紮一把生日花束,便可成為孫女最珍貴的生日禮物。

  

  「水蜜桃阿嬤」的生活寫實,透過媒體報導和紀錄片的播映,促使許多熱心人士專程前往部

  落向生命勇士致敬。而各界的善款和生活物資也大量湧入,校方更為孩子成立教育基金專戶

  。彌足珍貴的是,山谷中的部落人情,成為關鍵的社會支持體系,部落族人透過互助陪伴這

  個家庭共同度過生命的黑暗時刻。阿嬤說:「好吃的水蜜桃,一定要經過冬天的霜雪,春天

  的雷與夏天的日照。人,一生也必經霜雪、驚蟄和炎炎日照」。在生命的險坡之路,水蜜桃

  阿嬤為孫子女的生命剪枝、除草、播肥,她勇於擔負起生命困頓時刻的扁擔,她徹底體現了

  與逆境相隨的堅毅心志,守望著孫子女的生命在來年有燦爛開花與結果之時!

  

  轉載自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 http://gigabyte.fxsh.tyc.edu.tw/life2000/

 

  

  ◎黑幼龍:面對人生困境,永遠正向思考

  

  提起黑幼龍,你肯定知道他是創辦台灣卡內基的第1人。稍微年長的人,或許還對20多年前

  ,他在擔任光啟社副社長時期,與沈春華主持的《新武器大觀》節目印象深刻。

  

     在升學主義掛帥的年代,他曾經因為初中聯考名落孫山,以為人生自此毫無希望。他後來進

  了沒有人要念的「台北市立農校」,然而農校畢業根本考不取普通高中,他只好再去念「桃

  園農業職業學校」高中部。勉強念完高一卻又因為數學被當、面臨留級的命運,走投無路的

  情況下,最後只好再以同等學力轉考軍校,進入二年制的空軍通訊電子學校就讀,度過慘綠

  少年歲月。

    

  然而憑著對語文的興趣,黑幼龍不斷累積英文聽說讀寫的實力,直到24歲考取公費留學,才

  重新找回自信。32歲進入美商休斯飛機工作,當時一般人月薪只有2、3千元,他卻高達3萬

  多元,但由於不是自己最喜愛的工作,雖然「待遇很好,但並不快樂。」他形容,40歲進入

  光啟社工作之後,才是他「快樂人生」的開始。47歲創辦台灣卡內基,更是勇敢將一切歸零

  ,展開此生最大的冒險和夢想。

  

  不斷將自己歸零的過程,黑幼龍終於找到自己最喜愛且擅長的工作領域,至今經歷近20個寒

  暑仍甘之如飴。

  

  採訪當天,年逾耳順的黑幼龍精神奕奕、健步如飛,訪談中比喻生動、笑聲爽朗,讓人感染

  他對生命的熱情與活力。他告訴年輕朋友要將挫折當作是「對未來的祝福」,以他一個曾經

  被「聯考拒絕」、人生處境陷落谷底,感覺「被世界遺棄」的少年,面對生命的困境卻能永

  不放棄、破局而出,現在年輕人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比起自己當年不知好上多少倍,更不應

  該輕易向挫折妥協。

  

  轉載自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性別平等教育專欄

 

  

  ◎戀愛先修班-追求與拒絕

  

  參加救國團活動時,認識一個大我二歲的男生,我們很有話聊。後來,我們常常一起去看電

  影、逛街,我很喜歡跟他在一起的感覺。有一天,他問我要不要當他的女朋友?我突然不曉

  得怎麼回答,我覺得現在這樣子很好!而且我也不知道愛不愛他?所以開始跟他避不見面。

  

  男女間的交往,最困難的就在「零」的突破,如何表達出準確的感覺,讓傳達訊息者充分表

  達,接收訊息者也能完全理解,這實在是一門藝術。

  

  向人表達好感卻遭拒絕是件令人難受的事,就算是拒絕的一方,也不會是好過的經驗,兩種

  結果都令人遺憾。如果這樣的遺憾必須發生,有沒有可能讓傷害減少呢?有時候,作為拒絕

  者為了不讓被拒絕的人難過,會選擇以「自己不好」作為理由。如果不想傷害對方,可以這

  麼說:「你是個很好的人,只是我認為我們不適合在一起。」對於沒有深交的兩人,這樣的

  說法通常已經足夠。

  

  被拒絕者常會因被拒絕而認為自己不夠好,這個想法並不正確。「拒絕」發生的可能原因有

  很多,有時連拒絕者自己也弄不清楚到底為什麼?被拒絕者不應把過錯全部歸咎自己。雖然

  被拒絕不一定代表自己有錯,不過仔細反省相處過程與表達情感的方式,仍然可以有所學習

  。想一想,相處過程中,彼此快樂程度是不是一樣?會不會很多時候都是對方在勉強配合?

  換個角度來看,我的所作所為,會給對方什麼感受?持平而論,我有多少是對方所喜歡的人

  格特質?在表白時,我的措辭與行為如何?從對方的角度看來他會有什麼感覺?多運用同理

  心,以及客觀角度回顧互動,或是與朋友、師長討論往往能夠有很好的收穫。

  

  (轉載自:http://www.young.gov.tw/ourclass.asp?OC1Key=3

 

 

  ◎戀愛達人術-我就是喜歡你(妳),我要讓你(妳)知道!

  

  ¾暗示
  暗示是一種想在隱約模糊中向對方表達好感的方式,其方式各有巧妙,但基本原則是要清楚

  到對方能感覺出自己的好意,但又不至於一下子就被看穿囉。

 

  ¾貼心
  用自己的力量,在自己的能力之下帶給對方驚喜,順便表達自己的關愛,可以藉著一張卡片

  、一份小禮物關心對方,站在對方的立場考量,他(她)需要的是充分的時間,即使一句輕

  聲問候也能表達妳(你)的關愛。但無論使用什麼方式,都要記得別造成對方的困擾,不然

  可就弄巧成拙了!

 

  ¾表白
  你(妳)也可以選擇清楚直說,將自己的想法與感受說個明白,也了解對方的心意,至少能

  明確知道雙方的關係。切忌!千萬別衝動魯莽、太過突兀而嚇到對方!也別讓對方感到被迫

  、有壓力、不舒服喔!

 

  ¾表白成功的例子都歸結有幾個要素:

  讓雙方感到安心、輕鬆的場合;製造驚喜的氣氛及貼心的小動作;培養雙方都感到舒服自在

  的時機;誠懇的態度以及令人感動的言詞。

 

  ¾告白失敗≠世界末日
  表白後總是會有成功與不成功的結果,成功之後當然更要努力用心經營,就算失敗了,非男

  女朋友的異性,彼此還是能互相欣賞、互相喜歡,培養朋友般的情誼喔!即使無法成功,也

  多了一個真誠相待的好友!未來才有機會認識更適合你的另一半!

 

  (轉載自:http://www.young.gov.tw/ourclass.asp?OC1Key=3

 


  ◎戀愛研究所-失戀備忘錄-五要三不

  

  愛情來的時候,戀人們都會愛的濃情化不開。但當情人離開以後,你是否仍然留戀沒結果的

  一些感情,獨活在愛與痛的邊緣?失戀的味道不好受,唯有懂得自我解放,方可在來回的迷

  途中找到出路,失戀自療基本法,堪作容易受傷的女生或男生最痛的參考備忘。

 

  ¾要保持冷靜:

  衝動會把所有的事情都搞砸。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想想看彼此到底適不適合。

  

  ¾要接受現實:

  感情結束該是夢醒時分了,一追再追只是因為放不下。請接受分手的事實,忘記對方吧!

 

  ¾要宣洩情緒:

  承認自己難過與失望的心情,不用假裝沒事或強顏歡笑。將鬱卒的心情和朋友分享,說出來

  、哭出來、唱出來,或者罵出來吧!

 

  ¾要保持健康:

  心亂如麻、無心睡眠、不進食…都不能挽救失去的感情,反而害你生病唷!謹記,健康最重

  要,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不可少。

 

  ¾要冷靜反省:

  冷靜虛心檢討失敗的原因,領悟愛的真正意義。是否感情只建立於寂寞難耐?雙方是否關懷

  、了解、認識?檢討有助日後重蹈覆轍,為情所傷。

 

  ¾不責備自己:

  戀愛失敗必然是雙方的責任,錯誤絕對不是完全因你。過分自責實太傻,罪咎感也無須太多。

 

  ¾不立即再愛:

  一個人是有點寂寞,但別隨便用另一段感情填補心靈的空虛,這樣只會傷害自己、別人,不

  成熟的戀情失敗的機會更高。

 

  ¾不回憶分手:

  每隔兩秒地想起分手的一幕,只會增添心痛。還是積極奔向未來日子,準備迎接雨後陽光吧!

 

    轉載自:http://www.young.gov.tw/ourclass.asp?OC1Key=3

 


  ◎認識同志Q&A

  

  基礎觀念篇

  

  Q1.同志是不是不正常,不自然?
  A1:在許多進步的民主社會中,這個問題早已不存在,因為人們早已了解,無論在種族、

  政黨、職業、階級及性傾向哪一方面,社會其實非常多元。而在自然界,許多研究也顯示出

  ,愈高等的哺乳類動物,如黑猩猩、海豚等,都有同性戀存在。所以,「正常」是一種相對

  概念,因為是少數,才會被社會中的多數認定為不正常。但對同性戀來說,喜歡同性才是正

  常,叫一個男同志親女生,說不定他還覺得很奇怪。

 

  Q2.同志有沒有可能「變回」異性戀?
  A2:如果有同志問你:「有沒有可能『變回』同性戀?」你會如何回答?也從來沒有人會

  說「你只是暫時的假性異性戀」吧?聽起來不是很奇怪嗎?其實,一個人的生命中,可能有

  異性戀經驗,也有同性戀經驗,重要的是愛上的是「那個人」,而非她/他的性別,沒有哪

  一個是正軌,自然也就沒有所謂「變回」的問題。

 

  Q3.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是同性戀?你怎麼確定?
  A3:好像沒有人問:「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是異性戀?」、「確定自己是異性戀嗎?」聽

  起來是不是很奇怪?以上二個問題隱含著「視同性戀為不正常」的態度,預設了「人人都應

  該是異性戀」的立場。其實這題的答案很簡單,就跟「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是異性戀?」、

  「確定自己是異性戀嗎?」一樣。

 

  Q4.同性戀需不需要去看心理醫生?
  A4:同性戀不是病,更不是心理變態。早在1974年,美國精神醫學會(APA)已將同性

  戀一詞自《疾病診斷統計手冊》中除去。反倒是父母常因孩子是同性戀而自責困惑,可能需

  要找人談談。

 

   Q5.既然認為同志很正常,為什麼不正大光明地承認?
  A5:社會上對同性戀仍有相當多的質疑與誤解,要走在陽光下,快快樂樂地承認同性戀身

  分,這要求忽略了歧視與誤解的現實陰暗面。是這些在職場、校園、家庭裡對同志無所不在

  的歧視,迫使想大方出櫃的同志噤聲不語。

 

  Q6.同志能不能結婚?
  A6:現在荷蘭、比利時、西班牙、加拿大等國家已通過同志結婚權,並有近10個國家承認

  同志的同居伴侶權。目前台灣在法律上並未有相關權利。雖說戀愛不一定要以結婚為目的,

  但是法律應保障人類最基本的伴侶關係,不管是男男/女女/男女,每個人都應享有「擁有

  伴侶與親屬家庭」的基本權利。

 

  Q7.這條路很難走,為什麼還要當同志?
  A7:同志這條路難走,是因為異性戀社會在上面放了太多扎腳的小石頭。你看!同志愛一

  個人,還得回答這麼多問題,不是很辛苦嗎?如果有一天,沒有人問這些問題,同志才能真

  正無顧忌地走在陽光下!

 

轉載自http://www.hotline.org.tw/2005handbook/htm/basic-3.htm

 

  

  家庭篇

  

  Q1.孩子是同性戀,是不是因為我們的錯?
  A1:孩子是同志不是誰的錯,但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往往衍生為擔心,乃至於自責。有些

  父母會自責沒有給孩子良好的家庭示範,有的自責教養孩子的態度不對,一些單親家庭的父

  母更自責於特殊的婚姻狀態。然而,不管父母做了什麼,對孩子的性取向其實沒有太大影響

  ,喜歡人是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事,不會因為家庭環境而有所變化。追根究底,自責來自擔心

  與關愛,若能試著聽聽孩子的聲音,了解他的想法與處境,在溝通與瞭解的過程中,往往可

  以更接近子女,進而化解擔心與自責的感受。

 

  Q2.我的孩子出櫃了,這對我來說真是晴天霹靂,我該怎麼辦才好呢?
  A2:大多數的父母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得知孩子是同志。父母心中往往感受到焦慮、

  不安、自責、憤怒。這時抒發管道與瞭解知識都很重要,抒發情緒可以安定心情,瞭解正確

  資訊則可減少不必要的擔心。不管是藉助其他同志父母的經驗,或尋求專業的社工、心理諮

  商人員協助,或撥打同志諮詢熱線的諮詢電話,與接線志工談談你們的感受,都是不錯方式

  。而熱線也定期舉辦同志親人座談會,提供認識其他同志父母的管道,找尋更多的連結與支

  持。

 

  Q3.當我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同志時,我該如何面對其他不知情的家人,還有親朋好友的壓力?
  A3:處理這些壓力之前,請先多關心自己、照顧自己,讓自己擁有較多的能量來面對。但

  由於每個家庭的關係、情境與默契不同,沒有什麼萬用定則,建議可以和孩子談談你們的壓

  力,一起找尋解除壓力的方法,讓問題回歸到家人關係上,只要保留溝通的空間,家庭往往

  能回復平衡。而親友的壓力通常來自對孩子的噓寒問暖,可用「孩子已經長大了,做父母的

  要尊重他/她囉」、「現在社會上那麼多單身貴族,有這樣想法也沒關係」等軟釘子來回答。

 

  Q4.身為同志,該怎樣和家人相處呢?
  A4:由於對性別議題的陌生,最親密的家人往往成為最不瞭解自己的人,不管出櫃與否,

  對同志而言,每個族群都必須面對又痛又不捨的家庭關係。但要提醒的是,不論家人知識水

  準多高,妳/你就是同志議題的專家,不管有沒有出櫃的準備,都可以在生活中透露一些正

  確的訊息,讓他們安心。也許家人一開始的反應會讓妳/你失望,但只要循序漸進,時間一

  久,家人自然慢慢受到影響。

 

轉載自http://www.hotline.org.tw/2005handbook/htm/basic-3.htm

 

回本期目錄


  
學校篇

  

  Q1.我任教的這所學校,有所謂的同性戀嗎?
  A1:一般文獻對於同志佔總人口的比例,從7%到20%都有,因此答案絕對是肯定的。只

  是迫於環境,同志學生不能自由表明自己欣賞、愛慕的對象,而學校、同儕與社會環境對同

  志的不了解與誤解,甚至加深學生的困惑與迷惘。這種環境的無知,讓同志學生不敢現身,

  而選擇隱藏,但看不見並不代表不存在。

 

  Q2.要如何判斷學生是不是真的同志呢?
  A2:這答案是沒有判定標準的,因為只有自己最瞭解自己,是不是同志或是不是異性戀,

  都只能自己判定。如果學生對自身的性別認同或性傾向產生困擾或擔心,老師可以先同理學

  生的種種情緒焦慮,進而給予支持與提供資源,並讓他自己發掘探索,而不需要急著給他確

  切答案。

 

  Q3.若我的班上有同志學生,身為老師可以為她/他們做些什麼?
  A3:其實同志的身份並不是問題,若有對同志的歧視與誤解才必須檢討。所以重要的是營

  造一個看見性別、尊重多元的學習環境,並釋放善意,讓學生知道如果他/她有需要時,老

  師願意傾聽與提供幫助。
  老師可以用討論時事,或討論課本裡的性別概念,來示範正確的性別觀念和多元、尊重的態

  度,也可以提供學生各種資源與資訊管道。本手冊後面列有詳盡的網站、BBS、書籍、電

  影與社團資訊。此外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提供同儕輔導的電話諮詢,以及校園認識同志講

  座的服務,歡迎老師使用,並將以上資訊介紹給您的學生。

 

  Q4.當被稱為娘娘腔或男人婆的學生受到欺負時,該怎麼辦?
  A4:這些表面上只是玩笑的舉動,常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且痛苦的傷害與記憶,絕不可以

  單純視為同學間的玩笑,而是對當事者身心的侵犯。此時可與欺負者溝通,試圖柔性挑戰他

  的性別刻板印象,引起反向思考;對於被欺負的同學,也應給予傾聽、關心與支持,並提供

  輔導諮詢的管道!平時則可多觀察班上同學間的相處與班級風氣,給予機會教育,讓學生了

  解到尊重不同性別氣質的重要,而以身作則往往是改善的開始。

 

  Q5.同性學生在校園中表現親暱行為,造成學生及老師的困擾,該如何處理?
  A5:平等的給予尊重,並創造出友善的校園空間很重要。學生間的親暱行為的確容易引起

  學校其他成員的注目。若造成困擾,可先釐清原因是親暱行為,還是同性學生,若是親暱行

  為,老師不必特別處理,只要依照對待異性戀學生的模式即可。但若是因同性學生而感到困

  擾,老師可和感到困擾的師生溝通,給予正確的性別觀念,並傳達尊重多元與差異的態度。

 

載自http://www.hotline.org.tw/2005handbook/htm/basic-3.htm

 

回本期目錄

 

  ◎是幽默,還是騷擾?∼談校園性騷擾防治

  

  /劉玉鈴主任財團法人現代婦女基金會新竹工作站主任)

  

  新竹分部學務處於96年5月23日邀請劉玉鈴主任至校演講,內容如下:

 

  一、校園性騷擾的定義

    (一)以明示或暗示的方法,表現出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語或行為,

       致影響到他人之人格尊嚴、學校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與學習或工作有關

       權益之條件。

    (三)但未達性侵害的程度。

    (四)性騷擾事件之一方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校者。

 

  二、迷思

       (一)性騷擾不是個嚴重的問題吧?

       (二)摸一下有什麼大不了,女人未免太小題大作…!

    (三)有人騷擾你應該感到欣慰,因為那表示你長的還不錯。

    (四)是因為她穿著暴露,勾引人。

    (五)不喜歡聽黃色笑話,沒有幽默感?

 

  三、性騷擾的種類

    (一)肢體騷擾。

    (二)性賄賂或性脅迫。

    (三)敵意的環境。

    (四)性別騷擾。

    (五)不受歡迎的追求。

 

  四、常見的性別騷擾

    (一)嘲諷、羞辱或貶抑對方的生理性別、特別特質或性取向之價值或尊嚴。

    (二)帶有性意涵、性別歧視或偏見的言論。

    (三)過度強調女性性徵或性吸引力,以侮辱貶抑或敵視女性的言詞或態度。

 

  五、性(sex)與性別(gender)

    (一)性是生理的;性別是社會建構的。

    (二)性別角色、性別理想、性別偏見、性別刻板化。

    (三)性別平等:社會、家庭、空間。

 

  六、事件發生時,如何處理

    (一)相信自己的直覺。

    (二)尋求情緒支持。

    (三)嚴辭拒絕。

    (四)詳實記錄及搜證。

    (五)採取行動∼申訴。

    (六)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單位∼向警察機關申訴。

 

  七、被害人之舉證責任

    (一)詳細記錄事件發生之人、事、時、地、物。

    (二)記錄您試圖阻止性騷擾的所有嘗試及感受。

    (三)提供人證及物證。

    (四)錄音搜證。

 

  八、學校的責任

    (一)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5-21人,以校長為主委,女性占1/2以上,並得聘

       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職工、家長、學生代表及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研擬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及計畫並調查處理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

    (二)校園安全規劃。

    (三)接受調查申請或檢舉:發生性騷擾情形,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保

       護被害人的權益及隱私、接受申訴並調查 、協助回歸正常生活。

 

  九、結語

       兩性尊重,共創和諧。

 

 

 

                  生涯輔導專欄

 
 

  「相較於我們,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但是,「我不願意再

  過一次年輕人的生活,因為我蠻同情你們,你們的前途很坎坷,」前行政院副院長蔡英文,

  在《天下雜誌》於成大舉行的「實力,就是未來」校園論壇中,對著全場爆滿的學子們說。

 

  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既簡單又迅速,那麼年輕人的競爭基礎在

  哪裡?大學應給學生哪些必要的生存訓練?蔡英文誠摯地分享她的求學歷程:

 

  剛才來的路上,我在想,台灣的教育告訴我了什麼?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台大,尤其是法律系

  ,有德國教育出來的老師,有受日本教育的老師,也有美國回來的老師,每一個人都有不同

  的背景。他們的背景、表達方式、邏輯都不一樣。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我一直覺得做學生

  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我記得,畢業前最後一科考試後,有一個同學從後面趕上我,說「蔡英文,我今天報仇了。」

  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平常老師講的我都沒聽懂,今天我的考卷他一定看不懂。」這一句話

  ,真的道盡了我們大學四年。回想大學四年教了我什麼?我都不太記得,但是我的老師們至

  少教了我一件事情,那就是當你不懂的時候,要怎麼去求生存。

 

  相較於我們,你們是幸福的,因為你們的老師都受過一流的訓練,他們的思考比較有系統,

  教育也有系統。可是,我發現你們年輕人正在喪失一個必須的生存能力。你沒有辦法在一個

  複雜的邏輯網絡裡面,去釐清跟處理一件事情。外面很多事情,不是學校裡可以學到的。外

  面的世界變得很快,你今天四年所學到的東西,很可能當你畢業時,就已經過時了。

 

  我記得小時候念書,常常聽不懂別人說什麼。後來我發現,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領受的能

  力,就像天線一樣。你的頻率不一定跟老師的頻率一樣。你常常會聽不懂,所以就必須調整。

  最寶貴的學習過程,是那個調整的過程,而不是你記得老師告訴你什麼。當年念法律系,會

  發現每一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定有甲說,乙說,跟丙說,甚至到丁說。但是在現實裡,只

  有三說,就是肯定說、否定說、跟一個調和後的學說。

 

  妥協,不是犧牲原則

 

  其實在人生裡,很多問題都是妥協說。妥協,不是犧牲原則。很多人把妥協跟犧牲原則劃上

  等號。如果你是這種態度的話,那你的日子會很痛苦,而且呢,你沒有辦法解決事情。因為

  只要是人,思想一定會不一樣,會有衝突。這個時候,就必須要經過協調的過程。我們以前

  去談判時,有些年輕代表為了表示他是意志堅定的,一開場就說「這是無法妥協的!」我會

  跟他講說「那你今天來幹嘛?」如果問題要解決,你就要妥協。

  

  現在的科技非常發達。這個世界好像沒有去不到的地方,或接觸不到的東西。好像什麼都能

  靠電腦幫你解決。然後之後呢?之後你們的日子會很難過的。當資訊的取得對大家都是簡單

  的、及時的、而且是迅速的,那你的競爭基礎在哪裡?

 

  我在康乃爾大學念書的時候,常到圖書館書庫裡找判例。找到那一剎那,你會有種虛榮感,

  因為你跟這麼多書本在一起,而且你可以處理這些書裡的知識。可是今天,你只需要進到資

  料庫,輸入關鍵字,電腦就可以幫你做到了,甚至連那個評析它都幫你找出來。那你拿什麼

  跟人家競爭呢?單單知道怎麼去取得資訊,是不夠的,這些已經是基本條件了。

 

  你們這個世代比我們這個世代辛苦,如果你要面對競爭,有些是基本條件。

 

  第一,你必須能夠「運作」,而且是在跨國界的情境裡運作。將來你會發現,你所工作的環

  境,無論是坐在家裡也好,或是在辦公室,你的情境,其實已經是跨越國界了,有時候更是

  跨越時空。你必須要讓自己在不同的文化、不同情境的互動裡,都能夠自在。

 

  當你跟一個英國人講話時,你要用他的文化角度、他的語法,跟他講話。當你跟美國人講話

  時,用他的腔調、他的邏輯去講。我曾經在兩個星期裡飛完世界一周後,空中小姐問我要吃

  什麼,我想了半天,跟她要兩種東西,一個叫可口可樂,另一個叫做泡麵。今天我們腦袋裡

  ,已經是有東方,也有西方的東西。對,我們已經生長在一個混合的環境裡。但是最重要的

  是,不能喪失你的歸屬感,因為要有歸屬感,你才能在全球自在地遊走。

 

  第二,各位要的是什麼能力呢?我這裡寫的是「跨領域」。這是我們大學改革中最重要的方

  向,大學教育必須要是跨領域的。在上一個世紀,很有可能三、四代,甚至百年的家族都做

  同樣的工作。但是各位同學,你大學四年念完以後,很有可能第一個挫折就會出現,因為你

  找不到工作。為什麼找不到工作?因為你的訓練,跟社會的需求,已經脫節了。等你工作了

  一陣子後,你可能又要失業,因為現在做的工作,已經沒有了,你必須要換很多工作。

 

  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我們是不是在教育中,給學生太多面對社會所不需要的知識?我

  們給知識,而沒給他必要的生存訓練。我們需要不同領域的訓練,不需要每個領域都深入,

  但是每一個領域都要涉略。而且要有自己組織這些知識的能力,把它轉化成自己吸收的、分

  析的、思考的系統。我記得在美國念法律時,老師每天進來教室,就說我們今天要討論六個

  判例。「某某同學,你告訴我們這些判例在講什麼?」然後他會繼續問,問到答不下去,就

  換另外一個人答,問到所有的人都答不下去時,就下課了。老師從來沒有給過我們答案,每

  次下課後,我都會問旁邊的同學說「那答案是什麼呢?」你要自己去找答案,把自己救出來。

 

  第三,你需要的是「溝通能力」。現代人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為什麼?因為通訊科技太發達

  了。在老的時代裡,你寫信,一封信從寫好、寄到,然後對方再回信,可能要好幾天,或好

  幾年。可是今天,上網就好了,每次都是立即發生的,馬上問、馬上答。換句話說,你必須

  在很短的時間裡,很精確的掌握你的語言,掌握情境。更重要的是,很精確地掌握對方的心

  情,和他的想法。

 

  一個會溝通的人,不是天天講話的人。通常那些比較安靜的人,才是會溝通的人,因為他知

  道怎麼觀察你,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知道怎麼回答你是最有效的。溝通考驗的是你的同理

  心、感受能力,還有你表達自己的能力。那麼,要怎麼做一個有同理心的人呢?最重要的是

  ,要了解人性。不論你未來做軟體或硬體設計,或者是醫生、做廣告、行銷等等。最重要,

  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服務的對象心裡在想什麼。所以各位同學,文學作品還是要看,我

  也不反對你們看韓劇,無論哪一種都可以看,因為它代表的是不同的感受,不同表達的方式

  。把自己放到他的情境裡面,當你在他的情境裡面,你會怎麼樣做反應?你的感受是什麼?

 

  最後,這裡我加了一個字,叫做「熱情」。如果你沒有熱情,你可能喪失將來再往前走的動

  力。我忍不住要再放一個字,就是「好奇心」。好奇心就是你要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但是

  不要好管閒事,不該管的事情不要好奇。好奇心跟熱情一樣,都是你往前走的動力,如果沒

  有這兩樣特質的話,你的人生是很枯燥的,沒有動力。

 

  回到原點,各位同學,前面的日子會愈來愈困難。外面的世界,是更複雜的,很多時候不是

  對與錯的問題。很多時候你沒有辦法分辨,但是這終究是你必須要面對的一個人生。當你面

  對人生的時候,千萬要冷靜。有時候你會喪失信心的,但是喪失信心也不是一件壞事。喪失

  信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問題出在哪裡?只有在喪失信心時,你才會去質疑事情,才會進步

  ,這些都是你將來再往前走的動力。當你再回頭看你坎坷而具挑戰性的一生時,或許你們會

  認為,你們的人生比我們的更有趣。( 整理﹕李育豪 )

 

(轉載自1111職涯網http://career.1111.com.tw/article1.asp?sno=562)

 

 

  人生光陰有限,趁早做好規劃才能揮別後悔,我認為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抱怨與後悔中,倒不

  如學習豁達、隨遇而安,坦然接受這些後悔及遺憾,珍惜身邊擁有。但如果你還年輕,應對

  人生及早做規劃,免得像故事中的老先生,滿懷後悔伴餘生。

 

  「你最後悔的是什麼?」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答案有千千百百種,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際遇

  不同。不過,縱使人生有再多讓你後悔的事,千萬別讓後悔變成你的人生緊箍咒,讓自己永

  遠都活得不快樂、不滿足。


  我認識一位80歲的長輩,他擁有令人稱羨的人生,是留美的碩士,畢業後在公家機關工作,

  一直有穩定的收入直到退休,家庭幸福美滿,子女也都小有成就。但我總是聽到他埋怨:「

  我的一生過得太平凡!年輕時沒有遇到伯樂,空有一身才華卻無法施展,也賺不了大錢,我

  很多同學早就當上公司的大老闆,跟他們比起來,我真的很後悔。」退休後的每個日子,他

  一直活在後悔中,度過他的餘生,後悔自己當初沒有選對工作、賺大錢。


  於是,退休之後他開始玩股票,想彌補當初沒有賺到大錢的缺憾,但他個性保守,不敢貿然

  投下大筆資金,每天的心情就隨著股票漲跌起伏,一旦股價小漲便立即脫手賣出,但隔天看

  到股價繼續攀升,便後悔自己獲利太少;反之,若股價向下跌,造成虧損,他又後悔當初不

  該選擇這支股票。於是,無論賺錢還是賠錢他都感到後悔,每天都在抱怨,甚至想過用自殺

  來終結所有後悔。


  比利時有一項針對60歲以上國民所做的調查,詢問每個人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結果前5名

  分別是:(1)虛度青春,人生一事無成;(2)選錯職業;(3)子女教育失策,後代成

  就平庸;(4)不珍惜枕邊人;(5)身體不好,經常進出醫院。上述的5大問題真實反映

  出人生規劃的重要,因為魚與熊掌不可能兼得。


  而人生規劃應從職涯發展開始,若你決定從事朝九晚五的定型工作,自然不可能坐擁高薪,

  快速致富;若選擇對人的工作如業務,你必須時時笑臉迎人,忍別人所不能忍,時時客戶至

  上,每天作息就像7-ELEVEn,你的薪水就是替客戶獲取快樂的服務費。若為非定型

  的工作如企劃人員,你必須忍受長期的思考煎熬,犧牲健康熬夜爭取企劃表現。最後,如果

  你做的是創造性的研發、創意工作,那麼你必須和理想長期抗戰,人生不是大好便是大壞,

  有可能飛黃騰達,但也可能窮困潦倒。


  人生光陰有限,趁早做好規劃才能揮別後悔,我認為與其把時間浪費在抱怨與後悔中,倒不

  如學習豁達、隨遇而安,坦然接受這些後悔及遺憾,珍惜身邊擁有。但如果你還年輕,應對

  人生及早做規劃,免得像故事中的老先生,滿懷後悔伴餘生。

 

(轉載自Career 就業情報網 翁靜玉專欄)

 

 

  

  統計顯示,現在大學畢業生有1/4選擇繼續升學;幾所頂尖大學畢業生的升學率,更幾乎達

  50%。


  10多年前國內大學錄取率為30%,現在則是研究所錄取率為30%。為爭取這30%的優秀人才

  ,企業徵才紛紛提高學歷標準。中國信託人資副總黃淑芬說,以金融業而言,這兩年採取精

  兵政策,面對龐大的履歷來件,對部分職種來說,碩士出線率確實較大。


  訊連科技這幾年接獲的碩士應徵履歷也明顯增加,以新鮮人來說,一般職缺的碩士應徵比例

  達到六成,工程師職缺的碩士應徵者更高達七成。


  【碩士履歷多到看不完】


  廣設大學政策實施後,大學錄取率幾達百分之百,已失去人才篩選功能,企業不得不將徵才

  的觸角,再往上延伸。


  在雅虎奇摩台灣分公司,員工的碩士、學士比例約為45%:55%。而科技業「高學歷化」現

  象更明顯,手機大廠華寶通的工程師,擁有碩博士學歷者高達六成。面板大廠奇美電子人資

  管理師楊世億指出,扣除生產線技術員,奇美電子員工的碩博士比例也高達40%。


  整體而言,高學歷化最顯著的產業,首推科技業和金融業,職種則以研究人員為主。例如科

  技研發工程師幾乎清一色都是碩士以上,甚至對博士級研發人員的需求也很高。


  除特定職種外,這幾年流行的「儲備幹部」制度,由於等同於「企業接班人」培訓,因此不

  分產業,招募條件多以碩士為主。


  雀巢人力資源經理梁碩茂就說,「光要求碩士學歷,履歷就多到看不完了!一流公司自然會

  提高用人標準。」

 

  【應徵高學歷職種 沒碩士別談】

 

  台大教務長蔣丙煌認為,大學教育屬於通才教育,真正專業知識的培養,應該是研究所教育

  的點。他也認為,目前台灣的就業市場,大學學歷已無競爭力,「即使是台大畢業的亦復如

  此。」多數企業主管都強調,並非特別偏好高學歷者。「這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當進來的履歷幾乎都是碩士,最後聘用的碩士比例自然高,」元大研究中心資深協理鄭宗祺

  說。只要到人力網站搜尋即可發現,確有不少企業或職種,徵人基本門檻就是從碩士起跳。

  有些是基於本職學能考量,需要較高的知識門檻,有些則是因為應徵者學歷水準普遍提高,

  企業只好被動地將徵才門檻提高。


  在決定是否投考研究所前,除了考量生涯規劃與個人興趣外,也要將就業問題納入考量。如

  果你有志從事的職種,已出現高學歷化的趨勢,建議你最好取得一個碩士學位;若是想從事

  的職種,高學歷不太吃香,那就大可不必勉強自己考研究所,這樣才能提升念碩士的投資報

  酬率。

 

  以下是高學歷最吃香、沒碩士學位別想應徵的7大類職種。


  高學歷吃香職種1:產業研究人員•證券分析師


  產業分析人員是高學歷職種之一,不分行業,學歷要求都是碩士以上,科系以商學為主,理

  工次之。


  以元大研究中心來說,就有九成以上研究員是碩士,其中一半具有留洋背景。如果是大學新

  鮮人,就只能從助理研究員做起,甚至有不少碩士也來搶起薪不到3萬的助理研究員,顯見

  其熱門程度。鄭宗祺表示,並非元大證券特別偏好碩士,而是市場供需自然結果。因為產業

  研究員必須與企業老闆、高階主管直接對話,碩士畢業者年紀較長,看得多、聽得多,言行

  舉止相對比較成熟。但他也強調,證券業的產業分析人員,許多職能是學校無法培養的,學

  歷只能說是參考依據之一。


  許多大型企業都有產業研究人員,以永慶房仲來說,研展部門的4位研究員,百分之百都是

  碩士。政大地政所畢業的周柏宏認為,高學歷對應徵研究工作有絕對加分,像他若沒念碩士

  就進入房仲業,大概只能從事業務工作,對市場研究也會缺乏客觀判斷力與分析方法的訓練。


  高學歷吃香職種2:財務工程•風險控管人員


  金融業的職種分類很細,學歷要求各有不同。但黃淑芬表示,廣設大學後,大學生素質相差

  懸殊,使得企業在徵求部分職種時,不得不將用人門檻從大學提高至研究所。例如銀行的風

  險管理人員、財務工程人員,由於所需專業知識較高,都會以碩士為招募條件。黃淑芬表示

  ,有些職務即使應徵者並非本科系畢業,但藉由研究所學歷門檻來篩選,企業還是可找到適

  合的人才,例如總體經濟研究等。瞄準碩士的職缺,通常也是較難找到適合人才的職種。例

  如風險管理、財務工程的好手,可說供不應求,因此中國信託透過與學校合作,希望早一步

  延攬這類人才。


  高學歷吃香職種3:人力資源規劃•教育訓練人員


  過去在企業內部不受重視的人力資源部門,近幾年行情爆紅,人資也成為熱門研究所。黃淑

  芬說,十幾年前她去美國念人資碩士時,幾乎是留學生中的「異類」。但在人才就是「人財

  」的知識經濟時代,如今企業主對人力資源部門的重視,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不但許多人資

  從業人員繼續深造,也有不少企管系畢業生,研究所選擇專攻人力資源。以某金控的人力資

  源規劃部門來說,成員就有八成擁有碩士學歷,這和過去精英不會待在人資部門的觀念,相

  差何止千里。黃淑芬說,國內各大學尚無人資專門科系,僅發展成一門課程,但有成立人資

  研究所。在招募人力資源規劃、教育訓練人員時,會以人資碩士為優先。


  高學歷吃香職種4:生物資訊•生物醫學人員


  以研發為主的生技產業,碩士是基本要求。雖然生技產業被視為明星產業,其實職缺並不多

  ,使得生物、生技科系的學生,大學畢業後都傾向繼續升學。目前擔任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

  教授的蔣丙煌表示,台灣的生科、生技領域,是否能發展成另一個高科技產業,目前看來仍

  是未知數。但確定的是,有意往這個領域發展,沒有碩博士學歷是不行的。泛生化領域缺少

  的是「高階人才」,「不上不下」的學歷很難找工作。儘管他認為,攻讀泛生化博士有相當

  的價值,但也提醒,不需要將博士的出路,限定在大學教職或研究機構,其實產業界也需要

  擁有高度專業知識的人才,高學歷者不妨在求職時,保持更大的就業彈性。


  高學歷吃香職種5:科技研發工程師


  高科技公司的研發部門,不分業別,都以碩士為基本學歷,偏好台清交成名校學生,也是不

  爭事實。有些企業甚至針對畢業學校予以分級,採取差別起薪政策。在IC設計公司擔任研發

  副理的Kevin,本身是私校畢業生,他說公司研發部門八成以上是碩士,除非是早年進

  公司的資深員工或主管,否則現在年輕世代若只有大學學歷,想進研發部門難如登天。因此

  ,想成為科技研發人員的話,最好直接攻讀碩士。至於留洋學歷,不見得在科技業吃得開,

  他透露,RD多是台清交畢業,外語不如留洋碩士,而且自成團體,在用人時自然偏好「自

  己人」。Kevin認為,對理工科學生來說,大學教育以被動學習知識為主,很難學到實

  作經驗,學得也不夠專精。相較之下,碩士訓練重視研發實作,這和公司的RD工作頗為類

  似。


  在奇美電子,從光電材料研發人員、生產製程工程師、環境工程師、軟體設計工程師、到光

  學工程師,都要求碩士以上學歷。奇美電子人資管理師楊世億指出,雖然不少職缺以理工碩

  士為基本門檻,但仍有些部門不限碩士,甚至喜歡優秀的大學畢業生,勝過空有文憑的碩士。


  高學歷吃香職種6:科技法務•智財人員•專利工程師


  能跨越「科技」與「法律」雙領域的人才,是台灣當前最搶手的人才,包括專利工程師、專

  利律師、科技公司法務等,身價都很高。其中,以專利工程師的需求量最大,舉凡科技公司

  、律師事務所、專利事務所,都需要他們撰寫專利說明書。由於工作內容的知識含量很高,

  使得專利工程師躋身高學歷職種之林。


  友達光電智財策略部經理余義勝說,友達智財策略部40多名成員中,有95%是碩士,裡頭一

  半以上是台清交成等頂尖大學畢業。余義勝坦言,大學畢業生要進專利領域,確實比較困難

  ,原因是碩士實在太多了。即使同樣是碩士,應徵者的素質差異也非常大。友達光電的新進

  人員考試,碩士應徵者的英文測驗,平均得分只有3、4分(滿分10分)。余義勝說,碩

  士的程度如此,更遑論大學畢業生了。專利工程師平常讀的、寫的文件都是英文,語言能力

  的要求很高,至少要有7、8分水準,這也是碩士較受青睞的原因之一。


  高學歷吃香職種7:外商行銷企劃•科技公司國際業務


  一般企業在徵求業務人員時,對應徵者學歷的要求,通常不會太高,主要重視個人特質、工

  作經驗等條件。然而,科技業的國際業務卻不同。在高科技公司擔任國際業務的小姍說,科

  技業的國際業務人員,普遍擁有高學歷,留洋MBA不少。


  國際業務出國應對的客戶,都是企業主管,並非個人。大學新鮮人年紀輕,成熟度不足;再

  加上有留學經驗的碩士,具有海外生活經驗,雇主相信他們在海外面對客戶時,獨當一面的

  能力較強,對於跨文化的適應力也較好。至於行銷企劃人員,一般來說,比較重視工作經驗

  。不過,生活消費品的外商公司,在徵求行銷企劃人員時,特別偏好無經驗的高學歷者,尤

  其是留洋的MBA,應徵更有加分效果。

 

(轉載自Career 就業情報網 撰文/陳鈺婷)

(http://media.career.com.tw/hot/hot_main.asp?CA_NO=378p108&INO=166)

 

 

 

   最新活動訊息

  請參考學務處網頁 http://192.192.78.131/

 
      中國科技大學學生輔導中心心緣電子報
      主編:蔡麗珍 老師 •出版日期:2007/11/07
        學輔中心位置:台北 崇德樓103室•新竹學以軒1003    
諮詢專線:台北 02-29356107•新竹 03-6991611  電子信箱:tsay531@cute.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