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 USR 樹與人的對話-文山新森活運動
| 朴樹 | |
|---|---|
| 中文名稱 | 朴樹 |
| 英文名稱 | Chinese Hackberry |
| 學名 | Celtis sinensis Personn |
| 科名 | 榆科(Ulmaceae)朴屬(Celtis) |
| 別名 | 朴樹(爾雅鄭樵注),黃果朴,(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紫荊朴(湖北植物志),小葉朴(臺灣植物誌)沙朴、青朴、朴仔、毛朴、粕仔、朴仔樹、千粒樹、樸樹、桑仔、榎、爆仔子樹、Sakabagiyu(泰雅) |
| 原產地 | 台灣、中國南部、日本、韓國。 |
| 分佈 | 台灣全島低海拔地區常見的植物。 |
| 用途 |
1.綠蔭、行道樹、庭園美化用:樹性強健,其枝幹堅韌,頗耐強風,是良好的防風樹種。亦可以拿來做觀賞之用。 2. 木材可以製作器具:木材可以拿來製造船及製作器具。 3.食用:成熟的果實可以吃。 4.藥用:性味:根、樹皮:辛、平。效用:樹皮:調經。治蕁麻疹,肺癰;葉、枝:治漆瘡:根皮:治腰痛,漆瘡。樹皮治風疹及中暑也是解熱劑。沙朴最有名的,該是它的核果了,過去曾是許多孩童的好玩伴。沙朴的核果先綠後紅,人稱「朴子」;從前鄉下的孩子常採堅硬的未熟果,當成子彈裝入細竹管,以竹筷為唧,便可將朴子擊出,是孩童們喜愛的打仗遊戲。小小的朴子是許多人共同的童年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