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大學 USR 樹與人的對話-文山新森活運動

來源出處:
台北市政府大地工程處
台北市文山區景東里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認識植物網
樟樹
中文名稱 樟樹
英文名稱 Comphor Tree,Comphor Wood
學名 Cinnamomum camphora (L.) J. Presl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 var. camphora
科名 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別名 樟樹,樟(本草拾遺),香樟、芳樟、油樟、樟木(南方各省區),烏樟(四川),瑤人柴(廣西融水),栳樟、臭樟、烏樟、(臺灣),栳樹、番樟、紅樟、油樟、樟腦樹、本樟、樟木子、香蕊、木樟、山烏樟、Sakkusi(雅美),Rakumusu(阿美)
原產地 台灣、中國南部各省、日本、琉球。
分佈 原生於台灣平野及山區。現廣被栽植為行道樹及庭園樹。后里鄉月眉村和后里村各有一棵神木級的老樟樹。
用途 1. 行道樹及防風林用:枝葉濃密、樹形美觀,可作行道樹及防風林。
2.木材質優,抗蟲害、耐水濕,可作建材、造船、家具、箱櫃、板料、雕刻用。
3. 提煉樟腦、樟腦油:根、木材、枝、葉均可提煉樟腦、樟腦油,樟腦供醫藥、塑料、炸藥、防腐、殺蟲等用;樟腦油可作農藥、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台灣在日據時代樟樹多用來產製樟腦製品(油或丸)。
4.藥用:性味:根、材:辛、溫、香。效用:根、材:袪風散寒,溫中健胃,止癢止痛。根、幹、枝、葉:通竅,殺蟲,止痛,提製樟腦。治心腹賬痛,牙痛,跌打,疥癬。

樟樹

樟樹因樹幹上紋路分明(章),章字旁加了木字,就叫樟樹。灰竭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紋。葉橢圓形,葉端尖,揉搓有樟腦的辛香味。2~4月開花,綠白色,又小又多。核果球形,熟時黑色。明代李時珍於本草綱目中的說法是:樟樹的木材上有許多紋章,所以在「章」字旁加一個木字,才有「樟樹」之名。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樟」字乃是因其樹有香味而來的,由於「獐」與「麝」是相近的動物,而樟樹的香味甚濃,所以取名為「樟」,與動物的「獐」是一樣的意思。

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