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覺障礙

 

◎ 定義: 因遺傳或發高燒,聽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外傷或其他先天、後天聽覺系統機能永久性缺損,也就是不帶住聽汽便聽不到平常一對一的說話聲音,意即所謂的重聽或是失聰者。

◎ 特質: 由於聽力受損、聽障者在學習上有很大的困難,他聽人說話時頭部常向前請或轉向說話者,努力聽取別人說話的內容。對環境的聲音或人說話的聲音沒有反應。上課終場忽略老師或同學的呼喚,有時不能專心聽講,左顧右盼,在團體中也較少主動發問或參與討論的活動,使用收錄音機、電視機時可能把音量開的很大生,常常要求復述剛剛說過的話會習慣性地說:「啊?」,雖然無法用口語表達,不過他會豐富的肢體語言來彌補語言的不足,甚至有許多聽障朋友是可以開口說話,雖然語調稍嫌平板也缺少高低抑揚頓挫,不過每個發音都是他們奮鬥許久的成績,從外表上,很難分辨誰是聽障朋友,事實上除了聽力限制外,它們的生活、想法、行為等等和一般人並無差異;因為聽覺上的障礙,較缺少與他人互動的機會,造成人際相處技巧不足。

 

◎ 相處之道: 1. 和聽障者說話時,要和他面對面眼睛直視對方,使用一般音量慢慢的說大部分的聽障者便可從你的表情和唇形知道你在說什麼。
  2. 和聽障者說話時,先閉嘴再開口說話。
  3. 與聽障者說話時切記不要邊說邊笑,或邊說話邊嚼口香糖、吃東西那會使你的嘴形不清楚,他也無法了解你的意思。
  4. 盡量說短、簡單且完整的句子。
  5. 如果聽障者看不懂你說的話,可以改用其他意思相同的字句說明或寫給他看。
  6. 如聽障無法了解講話的嘴形可改用筆談、手語、圖片、表情、動作等溝通方式。
  7. 讓聽障者嘗試去做他想做的事,學習獨立自主地生活,不要限制他獲給予過多的保護和協助。
  8. 肯定聽障者的能力,給他表現的機會。
  9. 團體中如果有聽障生在場時要多為他設想,盡量讓他了解你們在溝通什麼。
  10. 幫助聽覺障礙朋友上計程車或轎車時,幫他告訴司機該去哪裡和要求聽覺障礙者自備紙筆,以方便跟司機溝通。
  11. 平常可以跟聽覺障礙者討論意外事件發生時該怎樣幫忙。
  12. 如果聽覺障礙朋友因為溝通不方便,限制了活動的範圍、交友的空間,你可以慢慢引導他,協助擴大其生活圈。
  13. 讓聽覺障礙者了解「聽覺障礙」,只是個別差異,並不值得害怕或羞恥。
  14. 設身處地的為聽障者著想,或是試著體驗一下溝通不便時的感受,如此你和他的距離會更接近。

 

◎ 迷思: 1. 長大後就不會成為聽障者?
    不論是小孩或是成人,每個人都有成為聽障者的危險,因為造成聽障的原因,除先天性遺傳,胎兒時期受傷外,很多是由於感冒或游泳引起中耳炎化膿所導致的。此外噪音也是聽力的剋星。
  2. 聾子等於啞巴?
    聾和啞是由不同的器官受到傷害引起的,所以聾不一定啞,啞也不一定聾,聽障者雖然聽力影響語言的學習,但是只要有好的訓練和教導,聽障者也可以開口說話。因此以後若看到聽障者時,千萬不要再叫他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