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生命教育專欄

相信人性,成就好事──曼德拉引人深思的7句話

南非總統朱瑪(Jacob Zuma)宣布,前總統曼德拉(Nelson Mandela)因呼吸道感染已經過世,享壽95歲。曼德拉曾因追求黑人平權入獄27年,在七十五歲做了一任總統就告老還鄉。他不是坐擁豐厚的退休金養老,而是持續在全球奔走,為弱勢人權發聲。

曼德拉一九一八年出生,自幼性格剛強,他是家中長子,被指定為酋長繼承人,但他表示絕不願以「酋長身分統治一個受壓迫的部族」,而要以「一個戰士的名義投身於民族解放事業」,縱使受高等教育,獲法學學位,本可以當個舒服的律師,安度餘生。但他決心為所有人種爭取平等。

二十六歲,他成立「非洲民族議會」青年團,號召黑人青年,以「非暴力」鬥爭贏得黑人平等。經過十餘年罷工、演講、示威,曼德拉及黑人民權領袖醒悟,非暴力政策無法成功,曼德拉轉向武裝反抗,在一九六二年被捕入獄。

一九九○年,經過漫長的二十七年後,在國內外壓力之下,南非政府終於同意釋放曼德拉。

曼德拉在一九九四年成為南非第一位民選總統,帶領南非踏上信心之路。他的寬恕、大無私的精神,贏得了世人與國人的尊敬,以下摘要他七句名言,便可感受他的魅力,為什麼值得當今的領導人學習:

1.當我走出囚室,我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我其實仍在獄中

出獄後的曼德拉才是考驗的開始。他在總統就職典禮,邀請看守他的三名獄方人員到場,更當眾介紹給世界領袖,他說,自己年輕時脾氣暴躁,正是在獄中學會控制情緒,所以要感謝獄方人員。

2.我們必須把過去拋諸腦後,專注眼前和未來

對黑人和白人在種族動亂時的暴行,南非成立真相和解委員會,讓受害者及家屬都能暢所欲言,讓參與者吐露所有細節,無論細節多麼恐怖,雖然震驚很多人,但是委員會調查完畢後,「我們必須把過去拋諸腦後,專注眼前和未來,」曼德拉鼓勵國人。

3.感恩和寬容經常源自痛苦與磨難,必須以極大毅力來訓練

出獄後的曼德拉,深知南非處境,黑人急於平反歧視,更希望立即享受錢與權,但是曼德拉深切了解,南非經濟基礎植根在白人,如果嚇走白人,南非將陷入萬劫不復。

他用各種場合表明,不管任何膚色,任何背景的人都是南非人,南非不是黑人的專利,他的貼身祕書是白人,智囊團裡有白人、有色人種,南非橄欖球隊贏得世界盃冠軍時,縱使球員都是白人,他穿著球隊綠色和金色運動衫,頒獎給球隊隊長,在場白人熱淚盈眶,高呼著他的暱稱「馬迪巴」(曼德拉的部族名稱)。

他當總統後,第二天就和白人官員一一握手,向他們保證新政府上台後,不會有人被趕到大街上,甚至還保留一位曾經協助攻擊黑人組織的白人少校,安全部門警告他,他卻說,「那又怎樣?在政府工作的有些人,甚至做過比這更嚴重的事。」

4.人與人可以成就好事,只要我們願意信任、願意接受別人的善意

曼德拉在競選總統時,就表示只做一任,不連任,第一任屆滿後,他果然實踐諾言,不競選連任。這種精神感召當年並肩打拚的志士,繼續為理想奮鬥。很多南非國會議員當選多年,仍然住在貧民區,穿著白色襯衫,風塵僕僕的為貧窮選民建平價住宅,讓從未用過自來水的人享受現代便利。

曼德拉指出:在這充滿懷疑、譏諷的世界裡,南非經驗是鼓舞的象徵,向世人顯示:人與人可以成就好事,只要我們願意信任、願意接受別人的善意(We signal that good can be achieved amongst human beings who are prepared to trust, prepared to belief in the goodness of people)。

5.「恨」都是經過學習而來,如果他們能夠學習「恨」,也能夠學習「愛」,因為愛更自然,更接近人性

曼德拉在公開演說中指出:一定不要忘記歷史,這不是說我們要清算舊帳,而是做為我們對自己成就的提醒。我們該記得種族分裂帶給我們的仇恨、不公正、痛苦、人與人之間的不仁道對待,做為激勵自己邁向未來、進步、改善的力量。

6.永遠不要放棄心中的善意,珍惜對人的信心(faith),這才是我們民主的基石

曼德拉退休前最後一次跟國會演說時指出:社會每個階層,都有民主的好男好女,願意為開放、共同的國家利益,合力貢獻。

而南非憲法第一條的價值觀,講的就是人性尊嚴,要講尊嚴,靠的就是「人性本善」的假設。歷史世仇能夠從種族隔離,和平演變成民主共治,就是因為我們相信人類基本的善意。

7.我已經演完了我的角色,現在只求沒沒無聞地生活。我想回到故鄉的村寨,在童年時嬉戲玩耍的山坡上漫步

退休後的曼德拉專注在公益活動,他在偏遠地區修建小學,幫助愛滋病患。政壇不管多嘈雜,他都不出聲表示意見。

八十九歲生日那天,他成立了「長者」(The Elders)組織,邀請有調解國際爭端、國際救助、促進社會改革的經驗,及擔任過國家與國際組織的退休領袖,一起為世界的福祉貢獻心力。

資料來源: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4405&page=1 天下雜誌
2013-12-06 Web only 作者:天下網路部整理

Back

新書介紹:翻轉教育

翻轉教育翻轉你的教育思維,一本集結世界教育重大趨勢與改革思潮,探究台灣教育現場困境並提出務實解方的專書,《親子天下》雜誌精華呈現創刊五年來所秉持的教育關懷與中心價值,透過「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與「未來的孩子」三大篇章,揭櫫究竟什麼才是最值得你關注的教育本質。

未來的學習──為什麼孩子從學習中逃走?

國內「學習力」大調查結果,提醒我們什麼?日本佐藤學教授提出的「學習共同體」,為什麼值得同屬亞洲的台灣借鏡?除了教與學的改變,各國的評量方式正如何翻新?真正的學習風貌,應該是什麼樣子?透過「現況與反思」、「趨勢與對策」,體檢孩子從學習中逃走的原因,並探究新學習時代所應具備的變革思維。

未來的學校──看見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收錄2013年獲得TED Prize Winner的英國新堡大學教授Sugata Mitra最觸動人心的演說「建立一所雲端的學校」,明白揭示了科技對未來世代、以及對當代學校體制的衝擊;並首度越洋採訪可汗學院創辦人薩曼.可汗,直擊美國數位教育現場,開拓國內數位教學現場新思維。本章除「教育的數位革命」篇章外,也以「擇校世代」角度,從家長的教育選擇權出發,探討國內另類教育,如華德福、自學體系發展,以及能帶給主流教育哪些啟示。

未來的孩子──你的孩子,究竟該學些什麼?

提出未來世代必須具備的四大能力:「動機與探索」、「閱讀思考力」、「自律學習力」與「扎根品格力」。透過國際大師專訪、學者專家訪問,以及多元的教育現場與家庭人物故事,提點每種關鍵能力的內涵、方法與教戰守則。

本書特色
彙整教育現場重大議題與思潮,翻轉你的教育思維:五年來關注國內教育現場與國際教育趨勢的《親子天下》,集結十二年國時代你更不容忽視的關鍵議題。從日本、上海、美國、英國,從亞洲到世界,探訪各國教育改革的關鍵字,幫助關心教育的讀者,一次掌握「新世紀的學習變革」。在乎孩子學習與發展的父母,本書提供完整易讀的全球視野,幫助家長做對選擇,採取更適性的教育決策。

越洋專訪各國教育大師,看見新時代的教育風景:不僅獲2013年TED教育大獎得主、英國知名大學新堡教授蘇加塔.米托Sugata Mitra,熱情授權《親子天下》翻譯轉載獲獎演說全文;也收錄國內外教育大師包括: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品格教育大師李寇納(Tom Lickona)、自律學習專家巴瑞.利莫曼(Barrry Zimmerman)……,專訪大師精華,翻轉你對孩子學習的僵固思維…。

作者:何琦瑜、賓靜蓀、陳雅慧、《親子天下》編輯部 等著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3/11/14

資料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局

Back

小人生涯輔導專欄

永遠站在對方立場思考

      
年輕人剛進入職場,除了適應工作外,最重要的應該是人際關係的處理。在主管、顧客、與同事之間的互動關係,要如何拿捏,確實很傷腦筋,想要面面俱到,又怕面面顧不到,其實很簡單只要:「永遠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即可,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說:如果成功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問題,並滿足對方的需要。

與主管的關係最重要,因為你的升遷大權握在他手中,所以與主管保持良好的溝通管道是必要的,當主管交付任務時,使命必達只是60分,勉強及格而已,如果能站在主管立場思考,揣摩公司的需求,做得更好、更周延,當然就更容易受到重用與拔擢。

與顧客的關係最複雜、也最難處理,公司與顧客的利益,往往是背道而馳,順了姑姑卻違了嫂意,如何顧及雙方的利益,找出雙贏的最大公約數,看起來好像很難,其實只要站在對方立場思考,談生意時多以『利他』的方式來談,不要以『利己』的角度來談。讓他覺得你有顧及他的立場,顧到他的利益,另一方面,也要以公司最大利益為依歸,謹守份際,才能刀切豆腐兩面光。

與同事之間的關係最微妙,既競爭又合作,過度凸顯個人主義很容易被打壓、被排擠,企業強調的是,團隊合作精神,當任務完成時,不可居功,應該把榮耀與同仁分享,當你對著別人噴香水時,總會有幾滴濺到自己身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換位思考,多幫對方想一點。職場上成功的人,總是能夠體會對方的情緒和想法,理解對方的立場和感受,「永遠站在對方立場思考」。

資料來源:
http://career.1111.com.tw/article1.asp?sno=2176 1111職涯網 作者:賴憲政

Back

有勇氣,就會有榮耀

 
從小,我就是個性很安靜的小孩,我父親總是對別人說:「晨志啊,他就是很靜,不太愛說話……」

不過,進了國立藝專唸書時,我試著強迫自己主動參加校內各項比賽,演講、詩歌朗誦、辯論;我想改變自己,我要讓自己勇於上台、勇於開口、勇於為自己創造機會。

在藝專一年級暑假,我們都上成功嶺,接受為期六周的大專集訓。當然,那時的我和大夥兒一樣,都是理光頭的大頭兵;而且,剛到成功嶺時,我緊張得一星期都無法上大號,大不出來呀!

有一天,連隊的長官說,澎湖外海有出現中南半島駛來難民漁船,船上有許多男女老少的難民,被政府安置在澎湖白沙島上。而成功嶺的大專集訓的大專兵們,每個營要選派一名學生,到澎湖去探訪這些中南半島的難民營,為期一星期;回來後,必須寫心得報告,並給全營的學生們做一場心得演講、分享。

這是民國六十八年的往事了。當時,連隊長官依受訓學生表現、多方遴選後,指名詢問我:「戴晨志,有沒有興趣?有沒有信心去完成上級交代的任務?」

當時,大熱天在成功嶺受訓,出操、打靶、行軍,天天汗流浹背,苦得要死;一聽到有機會離開成功嶺,多開心,多爽快啊!我當然信心滿滿地說:「我願意、我願意……」

後來,我們一群被遴選、徵召的學生們,穿著軍服,手提OO七手提箱,搭著火車到左營,住一晚;又搭輪船到澎湖,去參訪那些從中南半島逃難出來、被安置在白沙鄉的難民們……也順道到澎湖的各風景名勝,開心旅遊。回成功嶺之後,我也勇敢地面對全營弟兄,上台報告參訪的心得……

最近,有個前輩對我說:「只要有機會,就要極力爭取,不要不好意思!」

的確,「機會,是爭取來的。」不過,在爭取之前,必須讓自己擁有基本功、有實力,才能「被發現、被看見」。

「只要有勇氣,不怕沒戰場!」「只要肯努力,就會有榮耀!」

一個人,只要肯鍛鍊自我專長,則現在的「小成就」,都是將來「大成功」的起步啊!

資料來源:


http://career.1111.com.tw/article1.asp?sno=2169 1111職涯網 作者:戴晨志

Back

你到底是來找理由還是找答案的?

 

不久之前有個網友寫信問我他好想去環島,可是不知道該怎麼開始。

我回答說規劃一下,上網查查做做功課,也許還需要練習一下,基本上就可以出發了。

但是他又回信說可是沒有錢耶,沒有錢就什麼都作不到啊!吃不飽談什麼環島。

我又再問了,「你有沒有機車?」他說有。

「你有沒有錢買油?」他說有。

「油錢夠騎完環島嗎?」他說夠。

「那你還在廢話什麼?你來到這個世界上到底是為了找理由還是為了找答案?如果你只是找理由,那就滾吧,不要浪費我的時間。如果你想要找答案,那就請出發去找答案吧!」

我認識的謝哲青在成為旅遊專家之前,高中時他也只有一台自行車,沒有零用錢,甚至連一起約好的同伴都紛紛失約,但他還是環島了。帶一條白土司,肚子餓了裝自來水,晚上睡車站或是香客大樓,他也環島了。然後他也開始了他人生的冒險……

我認識的徐笙竣從血癌當中復原後,他也沒有浪費人生一直在問為什麼為什麼。而是他就這麼去了中國大陸,當我在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騎了一萬四千公里回到台灣。開始演講,開始跟別人介紹他的故事。

你每天每天都在替自己找理由,什麼時候要找答案呢?人家比你有錢,人家比你幸運,人家比你有機會,因為你沒有錢、不是神奇魔術師,所以什麼都不能作。
錯,錢能解決的問題,永遠都是最小的問題。你有時間寫信跟我靠北你沒有錢,為什麼不關掉電腦出去多打兩份工?你有時間騎車在外面瞎晃,為什麼不停下車子幫忙送個貨?

我要說的事情很簡單,不要再替自己找理由了。人家都已經出門踏上旅途了,你怎麼還在這邊東想西想呢?

資料來源:http://career.1111.com.tw/article1.asp?sno=2175 1111職涯網
作者:朱學恆

Back


小人性別平等專欄

《古墓奇兵Lara Croft》教我的事

「小心,這些岩壁正在崩落!」「 跨過一個河谷之後,前面有隻美洲豹在等著獵殺你。」「 這似乎是個隱藏機關,我該怎麼啟動它呢?」……這些臺詞,來自一個陪伴我長大的遊戲:古墓奇兵。1996 年《古墓奇兵》由遊戲公司Eidos Interactive 開發(註1),是以虛構人物英國女爵Lara Croft 為主角,在世界各地從事探險與考古。Lara在年幼時期便跟隨著父母親到處考古,而在父母親意外過世之後,Lara 仍繼承著他們衣缽,成為一位有名的考古學家。此款遊戲最大的特色就是由玩家操控著主角Lara 到處去冒險,這樣的配置是不同於以往動作遊戲以生理男性為主角的電玩,在一片男流動作遊戲裡,堪稱是獨樹一格的「美景」。

這些年,電玩遊戲《古墓奇兵Lara Croft》教我的事話說從頭,《古墓奇兵》( 註2)《古墓奇兵》就像是許多動作冒險遊戲一樣,經常需要為了考古與解密,深入許多危險秘境,像是探索神秘的秘魯、走訪宏偉的吳哥窟、墨西哥,甚至是冰天雪地的尼泊爾,這些地方無一沒有Lara 的腳印。在《古墓奇兵》的系列作裡,前期的冒險故事,幾乎都是Lara 一個人完成探險,反而是到了近幾年換了遊戲製作公司之後,才又加入兩位男性助手。這兩位男性助手的角色,往往都是透過遠端傳輸告訴Lara 一些事情,但是真正要身體力行冒險的人,仍是以Lara 一人為主,所以玩家操縱的遊戲手把,皆是用來控制Lara 的動作。

Lara 的樣態不是一般對於貴族的想像:以雍容華貴之姿不願意弄髒自己的身體。事實上,Lara 是位能夠精準射擊獵物,體能過人,且冷靜、聰明的考古學家,所以在遊戲中,Lara 常需要以她的招牌雙槍攻擊敵人,也常需要在危險的懸崖、海拔超高的山頂做出攀爬的動作。儘管Lara 就像是位極限運動員一樣,卻總是身著小短褲、小背心從事戶外運動(試想在野外活動時,穿著小短褲並沒有辦法保護自己避免蚊蟲攻擊,但為何Lara 仍舊穿著小短褲呢?);在激烈的攀爬與運動過程中,卻沒有讓玩家見到她的手臂變成粗壯或是發達的大腿肌,而仍是結實卻纖細的手臂與曲線完美的大腿,顛覆了人們對女性運動員的想像。顯示Lara 雖然只是電玩裡虛構出來的人物,卻也反映出一般人對「女性該有樣貌」的想像,要求女性的身材一定要有完美的比例。

電玩裡的性別區分:《古墓奇兵》如何吸引玩家性別關係不只是展現在現實世界裡,也展現在玩具的世界與電玩的世界裡。在現實世界裡,電玩被歸為男性的娛樂或男性的戰爭,像是去年紅極一時的《英雄聯盟》,當時可謂是臺灣之光,隊伍「臺北暗殺星」打敗了全世界各地的玩家,獲得冠軍。可是在事後的觀察中,我發現「臺北暗殺星」的四位玩家,均一色都是男性,而我身旁會討論此類電玩的人,也以男性居多。受到性別區分的影響,我身旁的女性朋友們,很少人喜歡打電動、玩電腦,所以當我和周圍的朋友大談電動的趣事,或是被不太熟識的朋友知道我喜歡玩電動時,他們都會覺得我不太符合女性的想像,畢竟電玩似乎是被歸類到男性玩具那區;在玩具的世界裡,徐詩雲(2005)指出玩具也具有性別區分的性質,有些玩具業者將具有溫柔、美麗特質的玩具,設計給女性玩家使用。所以在大賣場的玩具區才會標示出「男生玩具」與「女生玩具」,而這樣性別區分的方法甚至更延伸到電玩的世界裡;在電玩的世界裡,往往能夠英雄救美,或是拯救世界的主角,也以男性居多,著名的遊戲《超級瑪莉》就是英雄救美的代表作。此遊戲即是描述著水管工Mario 在公主Peach 遇到危險時,總是能夠「英雄救美」的劇情。然而,反觀《古墓奇兵》裡,擔綱主角的Lara 不只是位女性,更是位美麗迷人、同時具有冒險與活力特質的女性。這樣的女性,雖然不太符合傳統的女性角色,為何又能吸引眾多男性玩家呢?在此我推測出兩個Lara 吸引男性玩家的因素:「令人害羞的運鏡視角」與「操控女性的快感」。

一、令人害羞的運鏡視角
《古墓奇兵》是一款以「第三人稱」視角的動作遊戲,意思是玩家可以從Lara 的肩膀後方看見遊戲中的世界。說來也怪,雖然大部分的時間只會看見Lara 的背影,但是當Lara 跳入水中游泳時,運鏡視角又可以讓玩家清楚地從後方看到Lara 游泳的姿勢,尤其是可以清楚地看到Lara 的臀部與跨下。雖然《古墓奇兵》並不是18 禁的遊戲,但是我會推測出這個引起動機的因素並非空穴來風,畢竟在《古墓奇兵》開始走紅的階段,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歷史。記得幾年前在《古墓奇兵》的世界裡,有一個補丁(註3)流傳的相當迅速也很受玩家詢問,此補丁就是傳說中的「裸體Lara」。只要套用這類的補丁,就可以使得Lara在遊戲裡進行全裸冒險,雖然畫質沒有很好,但是裸體的Lara 確實也讓不少玩家爭相目睹。這類裸體補丁往往是由網友自行製作,只是反映出個人的渴望,然而在《古墓奇兵:不死傳奇》中,遊戲公司增加了兩套「三點式比基尼」供玩家讓Lara 穿著,這是否意味著遊戲賣點除了Lara 的敏捷身手以外,還是需要大量的裸露女體才能吸引玩家呢?以上這些特殊的運鏡視角與裸體補丁,足以反映出當一位女性角色要擔綱動作冒險遊戲的主角時,除了本身需要具備許多過人能力以外,姣好的外貌與身材仍舊是不可或缺的一個要素。這個因素除了可以吸引大量玩家以外,更反映出市場的特別需求:大量裸露的標準身材與驚為天人的美麗外貌。

二、操控女性的快感
或許是因為自身的不足,也可能是對現狀的不滿,我經常沉迷在遊戲世界裡,曾有一陣子天天向《古墓奇兵》報到,要Lara 陪我度過漫漫長夜,被室友戲稱「Lara 是我們的新室友」,而不了解我的人則是會稱呼我為「宅女」,但是我真的是宅女嗎?許多人因受限於經濟與時間的壓力,沒有辦法隨心所欲的操控自己的生活步調,舉凡課業、感情、工作等等生活中的小事情,好像都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在存在主義的觀點裡,我們需要貶抑他人以便定位自己為主體,當自己能夠掌控別人時,就能夠證明自己擁有自由,因此存在主義女性主義大師西蒙.波娃才會點出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女性被貶為他者,即第二性(鄭至慧,2000)。也就是說,當人們無法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時,有可能是因為缺乏掌控自己的自由,而這樣的不足卻在《古墓奇兵》的世界裡,藉由按鍵控制一個虛擬人物以能滿足自身的缺憾。像是要求Lara 往東她就要往東,要往前跳或是穿著哪件衣服,她皆不能拒絕玩家的決定。所以Lara的存在,似乎滿足了許多男性玩家的慾望―能夠操控一位「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美女―藉由控制虛擬人物,獲致快感。

我們不能避談「權力」的重要性。在《古墓奇兵》的世界裡,雖然主角是位女性,但由於仍是被玩家「控制」的角色,似乎無法讓人覺得性別有比較平等。雖然說在《古墓奇兵》一代發售的年代(1996),以女性為遊戲主角實屬少數,但是我們不能忽視握有手把的人即是掌握了權力,電玩中的人物仍舊無法表達自己的渴望與欲求。就像是部分的遊戲評論家介紹《古墓奇兵》時,就會以「腰束奶碰」來形容Lara的身材;對於Lara 在冒險中克服困難的方法,他們也都會冠上許多「女性化」的詞彙,例如:打開密寶的時候,玩家就會聽到Lara 的嬌喘聲。這些形容詞使得Lara 勇敢冒險的英姿不被看到,變得不過就是一位被物化的女性,好比是在告訴我們Lara 再怎麼厲害,仍是位被操控的女性,一點自主性也沒有。
玩家要和電玩中的主角互為主體有一定的難度,雖然我們不能和電玩主角互為主體,卻可以利用扮演的方式,來揣測這些角色的心情,日常所見的cosplay 或許就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電玩世界反映真實幻想:我也想要進入Lara 的世界電玩世界不只是反映我們的幻想,更反映出了我們的渴望。在《古墓奇兵》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事是辦不到的,玩家可以藉由控制Lara,輕易的深入許多危險的地區,就好像是自己親身經歷冒險一般。遊戲製作公司在設計《古墓奇兵》時,常常都會走訪到當地去考察古蹟,所以遊戲的畫面,也會如實的呈現出古蹟的風貌。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不太有機會能夠像Lara 一樣環遊世界到處探索,畢竟這需要相當多的金錢支援與過人體力,然而就算我畢生盡力克服前面兩種因素,卻仍舊必須面對一個非常現實的阻力:女性可以一個人旅行嗎?女性適合一個人旅行嗎?知名社會學者Allan Johnson 曾經在書中提及在夜幕初臨時,自己走在路上的經歷。當時他走在路上遇見了一名女性,隨著彼此距離越來越靠近時,Allan Johnson 發覺這名女性似乎對於他一同走在同一條巷子裡感到不自在,儘管他對那名女性一點惡意也沒有。後來他才意識到這名女性是擔憂自己對她不利(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身為一位白人男性,Allan Johnson 擁有體型與性別的優勢,比較不用像大部分女性一樣,需要擔心自己遭受挑釁攻擊;相反地,大部分的女性,常常需要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危。還記得去年(2012)發生的印度公車強暴案(註4)嗎?一名女性只是因為搭錯公車而慘遭強暴與毆打,在送醫後過幾天,仍舊回天乏術。這則新聞令人關注的地方是:這名女性當時是和男友一起搭上公車的,但是男友卻沒有像Allan Johnson 一樣幸運,也和女友一樣,遭受六名加害者的毆打。由此可知,就算身為男性也可能會在野外遭受到許多不明的敵意攻擊,但是受到敵意攻擊的機率可能會較女性為低,畢竟當一名生理女性半夜走在路上時,除了遭受路人的異樣眼光以外,還必須承受高度的危險,像是受到肢體攻擊等等,更不用說當一名生理女性要獨自前往野外冒險了。所以就算是身為一名專業的野外探險家Lara,她也始終「雙槍不離手」,畢竟這個武器在必要時,可以讓她擊退在冒險中遇見的任何野生動物,也因為Lara 多了這項武器,使得她不用擔心會遇見敵意攻擊。本質上雖然Lara 仍是一名女性,但是當她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時,就可以使自己不必在危險的環境中受到攻擊,也才有獨自旅行的可能。

身為一名女性玩家,我在玩遊戲時會將自己假想是Lara 本人,好像我就是Lara,Lara 就是我。藉由Lara 的視野,我可以看到許多以往只在旅遊節目或是書籍出現的風景,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Lara 走訪泰國時,映入眼簾的那一片美景,有原始森林、碧藍海洋與宏偉的濕婆佛像。雖然說電玩世界與真實世界仍有落差,但是遊戲畫面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所以我便藉由《古墓奇兵》的冒險拓展視野,使自己知道各國不同的文化與特色。其實很多人都會怪罪於電玩遊戲花費他們太多的時間,以致於自己沒有辦法與現實生活協調。不過在我看來這些只是他們以玩電動為由,逃避自己在現實生活的責任罷了。舉例來說:近年來,經典老遊戲《暗黑破壞神》出了第三代,其風靡程度並不亞於第二代,然而卻開始有許多男性玩家戲稱第三代為「小三」,因為有部分人士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在遊戲上,忽略了現實生活中的女朋友。我認為玩電動可以紓解壓力、打發時間,更有類似古墓奇兵的遊戲可以刺激玩家的思考,然而世人皆認為電動會使人玩物喪志,這是非常不公平的觀點。我希望能在此以自身經驗為電動平反,畢竟藉由《古墓奇兵》幫我完成環遊世界的夢想,難道不是玩遊戲的好處嗎?

人人都可以是勇敢的Lara

每次玩《古墓奇兵》時,我總是隨著Lara 緊湊的冒險步調感到緊張,雖然這輩子很難有機會像她一樣到處跑跳,但是透過電玩手把,彷彿我也能成為主角Lara。藉由Lara 的視野,我知道女性不應該受限於生理特質而失去到戶外活動的機會,就算我們沒有辦法透過電腦繪圖將結實肌肉繪成完美的比例,但是這卻是活生生的「運動女體」證明。就像許多討論體育與女性的研究一樣,只要透過許多專業
的訓練,女性便不再是時時需要保護的花朵,反而人人都能夠像Lara 一樣成為專業的野外冒險家。

記得在Lara 的回憶裡,當她和母親所搭乘的飛機將要墜毀地面時,Lara的媽媽曾要她閉上眼睛,但是Lara 透過堅定的眼神說:我絕對不要閉上眼睛。而Lara 的勇敢並非嘴上說說罷了,因為她在日後的冒險中,一次又一次的克服難關。在在皆證明了Lara 是位勇敢的女性,雖然她可能會為女性冒險家立出高標準,但不能否認地,她也可以是所有女性的模範。

註1: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Lara_Croft)
註2:《古墓奇兵》從1996 年發展至今,已經成就了11 多款古墓系列的遊戲。依照先後發行的順序為:《古墓奇兵I》、《古墓奇兵II》、《古墓奇兵III:蘿拉的冒險》、《古墓奇兵:最後的啟示》、《古墓奇兵:回憶錄》、《古墓奇兵:暗黑天使》、《古墓奇兵:不死傳奇》、《古墓奇兵:重返禁地》、《古墓奇兵:地城奪寶》、《蘿拉與光之守護者》、《Tomb Raider》。除了遊戲之外,另有兩部《古墓奇兵》的電影,由Angelina Jolie 詮釋Lara 一角。
註3:俗稱的patch,用以修補軟體。
註4:資料來源: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2012%E5%B9%B4%E5%BE%B7%E9%87%8C%E8%BD%AE%E5%A5%B8%E6%A1%88)

資料來源:
性別平等教育季刊,NO.64,p83-89。https://www.gender.edu.tw/society/index_magazine.asp


作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研究生jouissance Yang


Back

小人資源教室專欄

資源教室愛心義賣活動

資源教室愛心義賣

小太陽慈善坊                                                        樂芙屋義賣

兩校區資源教室分別在11/16與11/17舉辦「校慶愛心義賣」活動,全校生及教職員共計122人參與活動,並將義賣所得全數捐贈給社會福利單位,將關懷延伸至社會的弱勢族群上。

當天義賣商品是由兩校區資源教室學生親手製作,透過義賣品的製作及叫賣的實際參與,讓特教學生有了新的人生經驗,創造自我的新價值,更豐富自己的生命。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