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業人才需求具體

由於「全球生,國際行銷」是當今企業國際化的發展趨勢,企業為因應此發展趨勢並提昇競爭,紛紛致力於全球化經營模式佈局。亞太地區的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將逐漸成為全球的製造工廠,國際企業將製造分散在這些成本較低廉的國家,又將品行銷到全球主要的消費市場之全球運籌模式,會促使國際物流的需求大增,而國際物流服務品質也因此成為影響企業競爭優勢的關鍵要素。以台灣製造業為例,長期以來一直專注於品製造技術,因此建立了高度競爭力的OEM/ODM業基礎,但由於全球競爭已是當今的市場趨勢,因此許多企業積極朝國際化邁進,其中又以高科技業最為普遍,國際物流的人才需求也隨之增加。

台灣三大科學園區績效如下:

1.  貿易出超佔全國比重 45.86%

在出進口方面,1-6 月園區出口額為新台幣 3,637 億元,中國大陸及香港為最大宗出口國 ( 合計 1,938.5 億元,占 53.31%),出口至中國大陸以「面板」及「IC」為主,出口至香港以「IC」為主。另外,出口至新加坡成長率 114.87% 最高,顯見廠商已逐漸分散出口地,其出口品項以「晶圓」商品為主。進口額新台幣 1,712.4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0.01 ,以自日本及中國大陸進口「積體電路」與「電腦及周邊」品為大宗(合計 690.9 億元,占 40.35%)。

貿易總額 5,349.4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 長 11.91 出 超 1,924.6 億 元, 較 去年同期成長 41.94 ,並占全國出超總數(4,196.8 億元 ) 45.86%,顯見竹科出超對全國 GDP 成長之貢獻。

2投資引進成效

  1-6 月引進科學工業 16 家,核准投資額 31.1 億元,其中生物技術 8 家最多( 投資額 10 億元 )、光電 4 ( 投資額

18.05 億元 )、積體電路 2 ( 投資額 2.2億元 )、電腦及周邊 2 ( 投資額 0.85億元 ),預估 3 可創造營業額 130 億元以上,提供就業人數 1,500 人以上。已入區廠商增資 12 家,增資金額 100.1億元。增資廠商家數以積體電路 7 家最多 ( 增資 16.7 億元 )、增資金額以光電 3 ( 增資52 億元 ) 最多、通訊 1 ( 增資 2 億元 )、其他 1 ( 增資 8.1 億元 )。另有 2 家生技廠商租地建廠案,投資金額 24.8 億元,預估可創造營業額 30 億元以上,提供就業 500 人以上。

 

以國三大科學園區101年營業額達241億元,係歷史次高,較100年成長5.2%,率先走出國景氣低迷;科學園區業的出口表現更暢旺,成長8.8%,遠優於同期全國出口(衰退1.6%)。雖然科學園區整體營收穩步成長;國科會仍將繼續強化園區競爭力,同時推動創新到創業激勵計畫,科學園區將扮演創新創業基地的核心角色,帶動科學園區的創新轉型。

101年科學園區整體出口額高達12,480億元,較100年成長8.8%,遠優於全國出口表現。三大科學園區的出口皆成長,其中,竹科出口6,555億元,成長6.4%,中科2,080億元,成長9.9%,南科3,846億元,成長12.6%,科學園區整體出口至中國大陸為最多,計5,622億元,佔45%。科學園區整體進口額達7,270億元,較100年減少5.3%,以自日本進口最多,計2,415億元,佔33.2%( 102年 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表一)



表一、竹科1011-12月主要出口國變動情形     單位:新台幣億元

國家

1011-12

1001-12

成長率
 (%)

名次 

出口額

  (%)

名次 

出口額

  (%)

中國大陸

1

1,986

30.3

1

      1,960

31.8

1.4

香港

2

1,554

23.7

2

      1,346

21.8

15.4

韓國

3

685

10.4

3

       578

9.4

18.3

新加坡

4

589

9

4

       357

5.8

65.1

日本

5

437

6.7

5

       454

7.4

-3.7

美國

6

373

5.7

6

       363

5.9

2.7

其他

 

931

14.2

 

      1,103

17.9

-15.6

總計

 

6,555

100

 

      6,161

100

6.4

 

表二、竹科1011-12月進出口貿易年度比較  單位:新台幣億元

項目

1011-
12

1001-
12

成長率(%)

1011-12
園區佔全國比
(%)

1001-12
園區佔全國比
(%)

全國出口額

88978.7

90,415.9

-1.6

 

 

全國進口額

80290.4

82,803.7

-3.0

 

 

全國貿易總額

169269.1

173,219.6

-2.3

 

 

全國出超

8688.3

7,612.2

14.1

 

 

園區出口額

6554.7

6,160.9

6.4

7.37

6.81

園區進口額

3556.0

4,067.7

-12.6

4.43

4.91

園區貿易總額

10110.7

10,228.6

-1.2

5.97

5.90

園區出超

2998.7

2,093.2

43.3

34.51

27.50

 

  而以上表二數據也顯示光是新竹科學園區出口總額及進口總額家共達一兆左右。這也表示在科學園區進出口的貿易中創造國際物流在科學園區扮演著非常重要的服務業角色。而隨著品及消費型態日新月異,全球化的競爭愈趨激烈,國際間的通路、網路結構也越來越複雜。未來的全球經營模式,將以顧客化及降低通路總成本為主要目標,而如何藉由對國際物流流程的分析與再造,提高國際物流的效率,國際物流人才的急需恐急將成為主要研究課題。

 

高科技綠色供應鏈的趨勢: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議題,使得全球各國皆體認到,在追求經濟成長的同時,亦需顧及環境永續之平衡發展,連帶使得「綠色與環境永續管理(Green &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成為影響全球業及供應鏈競爭勝負的關鍵。

位居全球高科技生重鎮的台灣,多年來與RoHSWEEEEuPREACH等歐盟環境指令結下不解之緣,甚早建立綠色供應鏈,且為響應節能減碳風潮,也有逾40家高科技業者加入「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台灣推動綠色與環境永續管理的成效不俗。

台灣資訊電子業也因此在70年代因應全球化分工而順勢崛起。雖然代工業往往必須面臨低毛利的經營壓力,但台灣高科技透過業的群聚效應及兩岸分工的營運模式,串連起相當緊密的供應鏈關係,至今仍具備相當程度的競爭力。

台灣高科技尤其資訊電子品供應鏈,一向以能同時兼顧準時交貨、高量率、大量交貨等服務品質著稱,尤其在研發及製造能力雙頭並進的情況下,代工高技術品的能力,亦已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也因此在綠色供應鏈的趨勢驅動下,不但要順應潮流,更要思考,如何確保原有的競爭力。

事實上,根據競爭策略大師Michael Porter的觀點,企業其實可以利用環境法規促使企業營造出創新環境,進一步降低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哥倫比亞大學教授Stephen H. Penman也指出,經濟觀點與環境成本兩者在供應鏈上的功能,企業其實可以兼顧,因為環境成本和利益主要就是來自於品與原料的再生和回收。

 

善用管理能力提升獲利機會

為了有效達到前述目的,高科技業不僅僅要關心綠色供應鏈管理,包含採購、原物料管理、運輸、包裝、回收/逆物流等五個項目,如何整合關鍵部門或功能的效果,如行銷、財務、工程、資訊系統及後勤管理等,從各個面向設法建構出企業管理系統,願意優先考量以環境為目的的價鏈,更已成為企業必須重視的議題。不可諱言的是,追求永續發展,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固然是非常重要的目標,但企業畢竟不能為了追求綠色環保的目標,而犧牲獲利。而高科技業因應綠色供應鏈日漸的注重,綠色供應鏈國際物流人才的培育亦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