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發展國際物流之優勢

當前臺灣所以適合發展全球運籌管理,乃是因為已經具備以下三項優勢條件:

1.適當的地理區位。臺灣處於亞太地區交通的輻輳中心,包括機場和港口,與亞洲各國之間的距離都極接近。

2.強大的製造及設計能力。過去十年來,臺灣培養極具競爭力的資訊電子產業,吸引多達六十六家的跨國企業前來與國內廠商進行策略聯盟,並有摩托羅拉、飛利浦、貝爾通訊等二十九個跨國企業來臺設立不同類別的營運中心。在此基礎上,極易推動更多國際大型企業前來從事下單、生產、裝配及運銷,尤其科學園區每年所創造的高科技產品製造產值。

3.經營環境顯著改善。過去五年間,政府全力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計畫」,透過法令的修正及制度的改革,逐步落實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政策,無論商品、資金、人員、資訊、服務等,進出我國國境均較過去更為便利,更適合跨國企業在臺灣建立全球營運中心。

 

一、產業營運概況

竹科高科技產業投資環境完善,產官學研高度整合,已建構成國際知名的半導體產業聚落,多數旗艦廠商已將竹科定位為研發總部,致力於開發創新技術,俟試量產穩定後,再移至其他科學園區或海外生產基地量產。由於竹科土地使用已趨飽和及前述產業營運轉型,因此在營業額表現上較無法持續性成長。

1031-6月營業額為5,322億元,因適逢半導體大廠新舊製程轉換期,較102年同期減少4.09%。整體貿易總額5,301億元(出口額3,503億元、進口額1,798億元),較去年同期微幅衰退0.9%。惟總體而言,營業額Q2Q1成長16%、貿易總額Q2Q1成長10(出口額Q2Q1成長13%、進口額Q2Q1成長6),營業額及出口額季增率皆呈2位數成長,顯示動能續增。由於智慧型行動裝置需求暢旺及4K2K電視滲透率上升,預期下半年營業額將穩定成長。未來因行動運算裝置及4G的崛起,產能將陸續開出;此外,物聯網(IoT)、穿戴式裝置、車用電子、雲端等其他新應用領域產品題材,將能觸發新一波或新一代的成長動能,竹科將持續扮演國內科技產業領頭羊,推動經濟發展。

 

 

表一:竹科主要出口國 (單位:新台幣億元)

國家

1031-6

1021-6

成長率()

名次

出口額

()

名次

出口額

()

中國

1

1,066.7

30.45

1

1,047.0

28.79

1.88

香港

2

1,027.2

29.32

2

  891.5

24.51

15.22

韓國

3

  351.1

10.02

4

  297.2

8.17

18.14

新加坡

4

  251.2

7.17

3

  476.6

13.10

-47.3

美國

5

  182.6

5.21

6

  199.9

 5.50

-8.65

日本

6

163.5

4.67

5

  216.8

 5.96

-24.58

其他

 

460.9

13.16

 

508.0

13.97

-9.27

  

 

3,503.2

100

 

3,637.0

100

-3.68

 

表二:竹科主要進口國 (單位:新台幣億元)

國家

1031-6

1021-6

成長率

()

名次

進口額

()

名次

進口額

()

日本

1

429.3

23.88

1

379.5

22.16

13.12

中國大陸

2

367.8

20.46

2

311.4

18.19

18.11

美國

3

262.1

14.58

3

298.9

17.46

-12.31

新加坡

4

184.8

10.28

4

154.7

9.03

19.46

韓國

5

134.8

7.50

5

105.0

6.13

28.38

香港

6

93.1

5.18

7

91.1

5.32

2.20

其他

 

326.1

18.14

 

371.8

21.71

-12.29

  

 

1798.0

100

 

1,712.4

100

5.00

 

:竹科進出口貿易年度比較 (單位:新台幣億元)

   

103

1-6

102

1-6

成長率()

佔全國比重()

全國出口額

46,309.6

44,465.4

4.2

 

 

全國進口額

41,427.3

40,268.6

2.9

 

 

全國貿易總額

87,736.9

84,734

3.5

 

 

全國出超

4,882.3

4,196.8

16.3

 

 

園區出口額

3,503.2

3,637.0

-3.7

7.6

8.2

園區進口額

1,798.0

1,712.4

5.0

4.3

4.3

園區貿易總額

5,301.2

5,349.4

-0.9

6.0

6.3

園區出超

1,705.2

1,924.6

-11.4

34.9

45.9

 

 

從計劃中科學園區的進出口數字年年攀升,而隨之而來的國際物流的配合更是科學園區最不刻或缺的一項重要業務,而國際物流或全球運籌如果做得理想,不僅可增加即時的競爭力而且能夠在最佳的配送當中節省非常大的成本及物流運籌的效率。

目前科學園區全球供應鏈及國際物流之運作確實需要一套有效率的方式讓整體國際物流流程能更臻效率。如科學城物流科學園區儲運中心之運作主要提供客戶在進出口業務上ㄧ次購足的服務,串聯兩岸三地物流通路,提供整合型國際物流服務

 例如位於科學園區的和鑫光電送出TFT-LCD半成品,由科學城物流提供貨運及報關服務,再由承攬業者聯繫海空運,並將貨物放在科學城物流的儲運中心等待通關放行,接著空海運送到大陸機場或碼頭。到大陸後就由HCT聯盟的上海泰益國信飛力接手清關,再由世雙國際提供內陸運輸,送至收貨人附近的倉儲或物流中心暫存,再配送到收貨者工廠進行組裝加工,完成品再由海空運送至國外客戶手中。

 

在國際經貿全球化發展趨勢下,供應鏈管理需要具全球觀、整合能力及決策能力之國際物流人才,除鼓勵民間培訓機構充分發揮培訓能量,辦理符合產業需求之物流培訓課程,建立人才認證機制,並與國際專業培訓機構合作,引進先進國家之物流培訓課程與認證機制之外,學校更能協助擴大物流人才培育的管道,增強我國物流人力資源結構,以支援產業現代化及全球化發展。

另外,從以上數據中得知科學園區最大的進口國為日本排名第一,出國排第六;是我國科學園區非常重要的進出口國家,對於國際物流人才的培養過去都以歐系或美系為主。但我們知道國際物流進出仍需要有日文背景再加上國際物流經驗的學生是最好的人才培養對象。

 

本學程計劃旨在培育園區高科技國際物流之經營管理專業人才,期使提供大學生在學期間得以藉此學程學習高科技產業國際物流經營管理概念、物流運籌管理及國際行銷管理等專業以及物流專業英文,並藉由產學合作模式,以學界管理理論扎根基礎與業界經營管理實務來相互配合,培育學生具有專業經營管理能力,並提供學生畢業後即擁有『SOLE-CPL物流助理管理師證照』與『國際行銷初級人才證照』及『科學園區高科技產業國際物流工作實務經驗』之優良就業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