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P. 74

為鼓勵本校教師取得專利及技轉,本校訂定有「專利申請與維護經費補助作業要點」、「教師產學合作成果獎補助要點」、
                                「研究發展成果管理辦法」等相關辦法。其中教師申請專利申請費用一年最高可補助 10 萬元,取得發明專利每案獎助
                                2 萬元;獲新型專利且其技術報告代碼為 6 者,每案獎助 1 萬元;獲設計專利者每案獎助 5 千元;另於 2017 年 4 月 12
                                日修訂「教師產學合作成果獎補助要點」,將技轉獎勵點數提高 1 倍。本校系所雖有土木、資工等少數工程領域系所,

                                但仍以商管、設計科系佔大多數,專利及技轉績效在先天上即弱於以工程科系為主的學校,2018~2020 年度全校教師
                                取得專利數合計 40 件,累計已取得專利達 120 件,取得專利件數已有顯著成長。


               ▼以中國科技大學名義取得專利統計
                                               年度
                 專利類型                                              2018                              2019                              2020
                                發明                                           6                                 5                                 7
                                新型                                          12                                 2                                 6
                                設計                                           0                                 0                                 2
                                合計                                          18                                 7                                15
                        總件數(自 102 年起)                                       98                               105                               120

                           三、配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重要產學成效

                                根據我國國家政策發展計畫的重點項目包含智慧生活產業、觀光旅遊產業、物聯網智慧產業、國際物流服務業、複合
                                性防災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數位內容產業、設計產業到現在的 AI 智慧機械、資通訊等,教師配合國家政策進行相關

                                產學研究。

                           四、社會責任展現成效


                                為增強高等教育促進階級流動之功能,學校搭配教育部政策,擴大辦理弱勢學生學習輔導,從課業輔導、實習機會提
                                供、職涯規劃協助、社會回饋、助學募款等方向,落實對弱勢學生整體學習歷程關照,精進相關就學扶助等措施,讓
                                經濟弱勢學生能安心學習,及早與職場連結,落實高等教育對弱勢學生之扶助。爰通過「落實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扶
                                助機制」、「經濟及文化不利學生輔導」、「辦理原民返鄉服務」、「辦理社會關懷與社區服務活動」等面向積極推動,讓
                                經濟弱勢學生能安心學習,順利連結職場。


                                                                                                                                                        69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